陈雯:为什么长三角一些地方还“压”在产业链的中低端?

采访对象:陈雯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关于最新发布的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,您最关注的是哪个点?

陈雯:我最关心的是“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”这部分,规划纲要中提到:“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,苏浙皖各扬所长,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,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,构建区域联动协作、城乡融合发展、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。”

规划纲要已经点出了沪苏浙皖的比较优势和区域合作联动的方向。但具体如何实施,仍需要细化和精准化的空间落地。我们研究团队正打算做进一步的解读,希望能以县为单位,分析每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方向。

最近,长三角的好几个城市来找我们,咨询他们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能做什么,他们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特色定位在哪里。其实大家都明白,必须去找自己的特色。我们需要研究和明确哪些地方应该做服务经济,哪些地方应该做工业经济,哪些地方应该做生态经济,哪些地方适合做科学研究的中心,哪些地方应该做产业技术应用的基地。

现实情况可能是,我们发现,有的地方应该做服务经济的,却没有做服务经济,还在做工业经济。还一些地方应该做生态经济,现在还没有完全做起来。或者,有一些地区该做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的,却不去做这些研究,因为觉得做基础研究没有用。也许还有一些地方应该去做产业升级,去做新产业、新产品、新技术,但还停留在“世界工厂”这个层面上,这样也会“压着”还处于产业链下端的城市无法升级。

理想状态下,大家应该在产业链这个链条上,分工协作,有的城市从前面拉,有的城市从后面推,大家一起往上走,但现在的情况是,很多地方都聚集在产业链的中低端,没有一起往上走。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我们还看到,很多城市的发展方向有些类似?

陈雯:现在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,也有可能成为城市产业竞争的争夺焦点和同构方向。比如杭州的数字经济特色比较突出,但不少长三角城市很难说出其产业特色了。

导致城市产业同构,有其客观原因,各城市同处长三角城市群范围,发展背景相似、区位相似、政策相似、文化和营商环境相似,因此发展产业也可能比较雷同。主观上,政府错位、市场低效等,是导致城市产业同构的一方面原因。

我们做过统计,23个长三角沿海沿江城市中,分别有13个和12个城市在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中提到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。可以想象,一旦这些项目都上马,供给侧改革的资本沉淀和产能过剩压力更大,水、气、土环境更是不堪重负。新兴产业方面,很多新产品市场需求尚在培育中,供给已被人为放大,市场竞争残酷,比如光伏产业、新能源汽车产业,都需要谨慎看待。

另一方面,产业同构出现,与企业家能力不足、产业信息咨询滞后落后等导致市场低效失灵的状况也有很大关系。投资缺乏新方向、新产业、新技术的科学合理判断,跟风模仿,难以具备捕捉独特市场的能力。

在我看来,市场“看不见的手”依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。按照市场规律来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产业分工,既要有效引导市场,也需提升市场自身的判断力和决策力。我建议应该着力提高企业家精神和素质,搭建长三角企业联盟与平台,促进信息共享与企业家合作,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这些工作都需要在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的指导下,尽快提上议事日程。

长三角风采